中文字幕一二三区,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,免费国产在线观看,精品久久久久精品

      新聞詳情頁
      民革中央網站>>民革要聞>>中央要聞
      【側記】走進第八屆華燦獎頒獎現場         2023年06月02日14:21

      “淡江大學在臺灣哪個地方?”“你現在是在讀書還是已經畢業(yè)了?”“讀的是什么專業(yè)?”“作品中的‘藍曬’是什么意思?”

      第八屆“華燦獎”頒獎儀式現場。李 筱 攝

      5月23日,第八屆“兩岸新銳設計競賽·華燦獎”頒獎儀式在江蘇省蘇州市的昆山舉辦。頒獎儀式后,全國政協副主席、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何報翔參觀歷屆“華燦獎”設計作品展,在全場大獎《藍曬浮洲 創(chuàng)意基地——產業(yè)孵化器》前駐足觀看并與獲獎者林宏恩聊起了天。

      林宏恩畢業(yè)于淡江大學建筑研究所,碩士學位,目前在臺灣從事設計師的職業(yè)。2018年,他跟隨設計師前輩來到蘇州實習,“那是我第一次來大陸。”林宏恩坦言,第一次“登陸”,他感到非常震撼,“因為大陸的城市造型、區(qū)域規(guī)劃和城市規(guī)模,和臺灣的差異都非常大。”首次“登陸”的經歷,不僅為林宏恩帶來了設計靈感的碰撞,也加深了他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理解。“在蘇州,我接觸了《詩經》《周易》等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,讓我后續(xù)的創(chuàng)作有了更多的哲學思考,而這也正好成為了我此次設計的靈感來源。”

      對林宏恩而言,“華燦獎”最特殊的地方就是提供了與大陸青年溝通交流、碰撞靈感火花的機會。同樣感受到思想和靈感碰撞的,還有許多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合作賽道的參賽選手們。

      杜冰璇、翁巖、孫夢甜、蔣璨、周宥希,這是一組來自海峽兩岸的選手,他們的作品“一周咖啡——文化咖啡茶飲盲盒”參加了華燦工場“墻咖啡”定向主題征集,并獲得了三等獎。

      “我們用拆‘墻’的方式從行為和文化上打破兩岸青年之間的隔閡與壁壘。”據杜冰璇介紹,為呼應“溝通在,‘墻’就不在”的宣言,他們小組以掛耳咖啡、風味茶包為載體,融入兩岸共同文化元素——孔子,使用者每抽出一盒掛耳咖啡或茶包都能呈現出不同的場景插片,比如曲阜孔廟、孔子講學、臺南孔廟等。

      “大陸和臺灣的同學很少有機會能夠相互交流和學習,‘華燦獎’為兩岸青年的交流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。”在作品設計的過程中,杜冰璇深深地感受到了兩岸文化的同根同源,“原來兩岸有這么多共同話題和共同的文化傳承。”

      “一周咖啡——文化咖啡茶飲盲盒”的使用者在將一周的咖啡全部抽取出后,就會看到一副完整的孔廟建筑場景。“群山環(huán)繞的氛圍將兩岸紀念孔子的場景烘托得更加美好。”杜冰璇希望通過這一設計實現一種互動體驗感,將自己在創(chuàng)作中感受到的關于兩岸融合發(fā)展的美好體驗傳遞到每一位使用者的心里。

      第九屆“華燦獎”和“永不落幕的華燦獎”華燦(昆山)總部基地建設正式啟動。

      第九屆“華燦獎”和“永不落幕的華燦獎”華燦(昆山)總部基地建設正式啟動。

      本屆“華燦獎”以“融·和”為主題,旨在發(fā)現和推介青年設計人才,增進兩岸青年文化交流,推動兩岸文創(chuàng)產業(yè)合作,不斷促進海峽兩岸融合發(fā)展。

      身為華燦工場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董事長,李偉國對于本屆“華燦獎”所帶動的兩岸青年交流成果十分欣慰。“我一直鼓勵臺灣青年,不論他們最后選擇在哪里工作,都一定要來大陸看一看。因為在大陸,機遇和挑戰(zhàn)并存。”

      機遇和挑戰(zhàn)都源于大陸規(guī)模龐大的市場。“以前在臺灣的時候我想做一個‘空中飛人’,卻很難實現;而現在在大陸,我卻又很怕做‘空中飛人’。”北京、成都、珠海、昆山……為了工作,李偉國輾轉于各個城市之間,“大陸的市場規(guī)模很大,你很難看到‘天花板’。”

      對于設計師林宏恩來說,大陸的市場規(guī)模也體現在建筑類型豐富和建筑規(guī)模大。“大陸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我有機會參與到大型區(qū)域規(guī)劃的項目中,這是我在臺灣很難接觸到的。”林宏恩期待著回到臺灣,將自己參加“華燦獎”頒獎儀式的經歷分享給其他設計師同行們,鼓勵他們踴躍參加接下來的“華燦獎”。同時,他也更加期待再一次回到大陸,在沒有“天花板”的市場中繼續(xù)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(yè)。

      “華燦獎”從無到有,從小到大,猶如一顆冉冉升起、熠熠發(fā)光的新星,架起了兩岸青年交流交融的橋梁。賡續(xù)一脈,匯融兩岸。“華燦獎”正在成為兩岸青年啟迪智慧靈感,增進心靈契合的交流盛會。

      團結報5月30日 3版

      團結報5月30日 3版

      來 源|微信公眾號“團結報團結網”

      作 者|李筱

      專題推薦

    1. 民革小小圖
    2. 組織換屆